“天籟箏音”古箏專場音樂會成為天津大學畢業(yè)生今年離校匯演的一支序曲?!敦S收歌》、《大浪淘沙》、《漁舟唱晚》……每一首曲子演奏完畢,聽眾都會將熱烈的掌聲獻給演奏者——龔強。
龔強,天津大學精儀學院04級博士研究生,1996年從江西考入天津大學。雖然他剛入學時對民樂一無所知,但天津大學的北洋藝術團對他敞開了大門。10年過去了,在讀完本科并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碩士、博士的同時,龔強的古箏演奏技藝也是步步提升。
龔強的進步幾乎是印證了天津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理工科院校開展藝術教育,不是培養(yǎng)小提琴家,而是培養(yǎng)會拉小提琴的愛因斯坦,培養(yǎng)可以借助藝術的翅膀使科學思維飛翔的大師。
合唱——管理學院的必選課
劉芳宇是管理學院的06級本科生。今年她選了一門非常有意思的課程:合唱。這門課分音樂理論和指揮兩部分。在音樂理論里包含音樂作品分析、古典音樂欣賞。她還第一次了解了合唱學史。考試時不僅有筆試,還有指揮考試。
“我在其他大學的同學都特別羨慕我們還開音樂課?!眲⒎加盥爭熜謳熃銈冋f,這門課已經(jīng)開了有六七年,一直是同學們最喜歡、出勤率最高的課之一。
據(jù)管理學院的老師介紹,當初開設這門課的初衷是,考慮到學生是未來的管理者,必須要有團隊合作意識,而合唱正是體現(xiàn)合作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開設合唱課既能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同時,在追求各聲部和諧與平衡中,也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合唱課的教師是天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任寶平教授。下學期他又要給建筑學院開設合唱課。任寶平覺得這很有必要:“我要講建筑和物理音響的關系,以及交響樂、合唱的聲學比例、聲訊信號。這對學生今后的設計實踐會有幫助的。另外,建筑的立面、色調(diào)、動感都是與音樂相諧和的,不管是巴洛克、哥特式還是東羅馬建筑中都能體現(xiàn)出來。”
讓科學與藝術握手,充分發(fā)揮第一課堂優(yōu)勢,將藝術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的軌道,是天津大學近年藝術教育體系的出發(fā)點。早在1984年,天津大學就依托學生藝術團開設了納入學分的藝術選修課。隨后,學校不斷進行探索,針對學生入校時的理工科背景、總體藝術水平不高但理解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特點,開設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多種藝術理論課程。每學期參加藝術欣賞類課程的總人數(shù)達3000余人。藝術選修課的學分也達到了8個學分。
每個學院則根據(jù)各自的專業(yè)特色,設立必選課。管理學院除了合唱課,還有《對聯(lián)、詩、詞、散曲概論》的必選課。
管理學院張東岳同學在課后的留言中寫道:“合唱課的時間不長,但絕對不虛此行。是它讓我們那充滿了數(shù)理化符號的大腦保留了一份高尚。它給我們的是一種大智慧,那是科學無法給予我們的。”
讓學生沐浴人文主義光輝
在天津大學體育場南側有一座巨大的灰色建筑,這就是被天大學生稱為“藝術殿堂”的馮驥才藝術研究院,北洋藝術館包含其中。
2003級精密儀器專業(yè)的戴鵬飛清楚地記得2006年3月底在這里出現(xiàn)的一次盛況。3月25日,包括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人的作品在內(nèi)的49件意大利繪畫原作,在馮驥才文學藝術學院北洋美術館展出。市場價值最高的一幅為米開朗琪羅的作品《耶穌下十字架》,不低于7億元人民幣。
“展出的幾天里,天津大學的校門從早到晚都在不停地進人,那時天還冷,排隊等候看展覽的人最多的時候從研究院排到辦公主樓,足有1公里長。聽說有人為了看展覽排了6個小時隊。”戴鵬飛非常慶幸自己是天大人:“馮先生專門給我們天大的學生安排了參觀專場。”
對于為什么要把意大利名畫原作放到大學來展出,馮驥才先生說,他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能近距離看到人文主義的光輝。他說,對于人文主義精神的解釋有很多,但源頭是來自于文藝復興,這些畫作就是600年前偉大精神的化身。把這些世界巨匠的原作引進校園,就是希望能夠引發(fā)人們,尤其是大學生們對人文主義的起源、對當代人文精神的思考。
作為我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從1895年北洋西學堂伊始,一百多年來,幾經(jīng)變遷,天津大學始終以工科見長,其冶金、建筑、精密儀器、化工、電子等多個學科的學術地位至今獨占鰲頭。馮驥才在談到為什么要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建在一所理工科大學時說:“目的就是想影響理工類大學學生的人文視野和人文情懷。使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理工科大學的文化內(nèi)涵與品位?!?
馮驥才研究院在天津大學落戶兩年多來,意大利原作繪畫展、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吳健攝影藝術展、陳和陳視覺藝術展等多個展覽把藝術作品直接帶給天大學生。而研究院逐步設立的年畫剪紙廳、藍印花布廳、“跳龍門”鄉(xiāng)土藝術博物館可以讓學生隨時面對來自民間最純樸的各種藝術品。
外語學院2005級郭文政一直因馮驥才研究院設在天大而自豪,每次有同學來,只要有展覽他都會把同學帶到研究院。他最喜歡的是馮驥才研究院的電梯,每扇電梯門上,都是左邊噴繪著英文的荷馬史詩,右邊則全部是唐詩。幾層電梯的門,據(jù)說用了6000首唐詩。“每次電梯門打開,都讓人感受藝術之門打開的瞬間沖擊。”郭文政說,馮驥才研究院不僅是藝術殿堂,更是一座精神家園。
藝術教育天道酬勤
“雖然貧困在我左右,但是我的堅強不曾丟。我愿用我勤勞的雙手,譜寫生命的贊歌。青春是我的資本,勤奮是我的法寶……”
這首被稱為“勤助之歌”的《天道酬勤》,經(jīng)全部由貧困生組成的陽光合唱團的演唱,在2007年天津大學第三屆合唱節(jié)上,獲得最佳原創(chuàng)獎、混聲合唱銅獎,最佳風采獎等獎項。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曾憲梓教育基金會第二期優(yōu)秀大學生獎勵計劃2006年頒獎大會上,它作為唯一的一個節(jié)目參演。而這首歌的作者也是兩位本科生。作詞于曉勇、作曲張霖都是校勤工助學中心的成員,他們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與感悟寫下了這首歌。
“天道酬勤”適用于天津大學的藝術教育和那些參與的同學們。
在天津大學,每周末有一個幾乎是雷打不動的活動——“周末音樂會”,近10年舉辦了380場。不僅有學校請來的音樂大家,還有許多藝術活動涌現(xiàn)的校內(nèi)新星。
2006年7月19日,在2006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的組合演唱決賽中,天津大學“北洋八人組”以94.74分的優(yōu)異成績獲得該項賽事的優(yōu)秀獎。
2006年北洋合唱團作為所有參賽隊伍中唯一一支非專業(yè)大學生合唱團,獲得2006韓國釜山國際合唱節(jié)民歌組銀獎和古典組銅獎。
在天津大學每年一度的學生評優(yōu)中,藝術團獲得各類獎學金的團員達到了80%。近年來,藝術團的應屆畢業(yè)生中有近60%的團員被保送或考上研究生,超出了全校的平均水平。
“北洋八人組”發(fā)起人朱金明,是北洋藝術團團長,他從一進校開始,大大小小拿過7個國家級的獎項。他在剛剛結束的“天津大學十佳杰出青年”評選中,經(jīng)過全校投票,獲得第一名。
“我是藝術特長生,現(xiàn)在證明當初選擇天大是非常正確的?!敝旖鹈髡f,這幾年在天大的體會是,理工科學生非常嚴謹,比如說學唱歌不僅僅是單純地學,而且還會去研究,甚至細致到“語言的重音和節(jié)奏的沖突”這樣非常專業(yè)的學術問題上去。
藝術團也越來越受到同學的追捧。朱金明大學4年當過4年合唱團的考官,每年的報考人數(shù)都在增長,甚至有新生在排練廳外搭帳篷以示進入藝術團的決心。
原本是理工科背景的天大學生們,通過學校藝術教育的學習和實踐,有些同學自身的潛質得到發(fā)掘和培養(yǎng),選擇在藝術的殿堂繼續(xù)深造。如自動化學院的劉捷、精儀學院的肖丁先后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攻讀作曲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精儀學院李繫同學以音樂學專業(yè)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天津音樂學院。
當藝術進入學校的第一、第二課堂的時候,天津大學積極開辟第三課堂,大力開展藝術實踐活動。一方面組織各類比賽,另一方面走出校門,送高雅藝術上山下鄉(xiāng)。1995年,北洋合唱團在北京音樂廳開創(chuàng)了高校非專業(yè)藝術團體向社會公演的先河,學生們登上了心目中藝術的“高山”。自2004年6月以來,北洋藝術團共舉辦演出118場。
藝教中心主任任寶平教授,是北洋合唱團指揮,他曾經(jīng)收到一份珍貴的禮物,是學生自己制作的DV光盤《父親》。在這張光盤中,同學們記錄了自己在藝術團中的成長和收獲,已經(jīng)到北京電影學院深造的藝術團團員劉捷專門為這張光盤制作了配樂。
任寶平不止一次說:“這是我和學校永遠值得珍藏的一份禮物?!?(記者 謝湘 李新玲)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