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僅三所大學 學生占應屆生20%
新加坡大學生為何這么少?
亞洲哪個大城市的人學歷最低?雖然沒有科學統(tǒng)計,但如果不算那些落后地區(qū),僅僅以發(fā)達的現(xiàn)代都市而言,新加坡,這個被稱為“花園城市”的發(fā)達國家,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數(shù)卻少得驚人。
在這里,每5個中學生只有1個能進入大學繼續(xù)學習,歷史上大學生占應屆生人數(shù)的比例長期低于20%,2000年前大學也只有兩所: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新加坡有了第三所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但適齡新加坡學生當中仍舊只有21%能夠上大學。東京、首爾、臺北等大城市的大學生比例都遠高于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希望提高大學生比例嗎?世界還會有政府不希望提高大學生比例?沒錯,有的,那就是一貫特立獨行的新加坡,至少他們希望大學生比例提高得不要那么快。有一點也許可以從側(cè)面反映這一點,除了三所政府大學外,被政府承認的私立大學只有1-2所,且規(guī)模很小。
目前,新加坡有170多所小學,150余所中學,卻只有20余所初級學院(大學預科),三所大學和五所理工學院(大專)。小學6年后,在中學讀4年(成績不佳可以繼續(xù)讀第5年),然后進行分流,較少人進入初級學院,大部分人進入理工學院(大專),成績實在不佳的則進入工藝學院(大約相當于中國的職高),學習實用的技能。
從中小學到初級學院再到大學,這是一個明顯的金字塔結(jié)構(gòu),過去的幾十年里,這種精英主義的人才分流制度甚至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了,最近幾年雖然名義上取消了“小四分流”,但是競爭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這個政策很殘酷,小孩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上考場拼命了。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競爭這么激烈,那為什么不多辦幾所大學?或者像中國一些大學那樣,進行擴招呢?
實際上,就我旅居新加坡十年的所見所聞來看,較少的大學對新加坡整體上有著許多積極的意義:
降低雇主成本。
學生從各類院校畢業(yè)后,他們的起薪也根據(jù)他們所擁有的學歷來制定,在國有企業(yè)控制國家經(jīng)濟的新加坡,做到這一點并不難。較少的大學生使得企業(yè)不必支付太多的薪水,不僅對國有企業(yè)有好處,對外來投資者也更有吸引力。
降低教育成本。
這樣的政策還降低了國家的教育成本。就目前的情況看,有21%的新加坡學生能夠上大學,不算各類獎學金,新加坡政府補貼了將近80%的大學學費。如果有一半或者更多的人都進入大學,國家的培養(yǎng)費用將是天文數(shù)字,其結(jié)果很可能是學校降低在每個學生身上投入的成本,資源分散,單個學生能夠分享到的師資將減少。這將違背新加坡“精英教育”的本意。
增加工作年限,節(jié)省人力資源。
以新加坡男生為例,假設他18歲從工藝學院畢業(yè),當兵兩年后才20歲,按照通常62歲退休的制度來算,可以工作42年。而在其他許多國家,大部分人要修讀學士學位,甚至出現(xiàn)大批量的碩士學位。其結(jié)果是導致一大批年輕人二十好幾才出來工作,五十多歲最遲六十歲就紛紛退休,平均只工作了35年不到。這對于人力資源過盛的國家來說也許是件好事,但對于新加坡來說卻無法接受,政府說:人力資源是新加坡的唯一資源。
讀大專性價比更高。
越來越多有資格念初級學院(大學預科)的中學畢業(yè)生選擇報讀工藝學院(大專)。新加坡教育部政務部長黃永宏在2003年的一份報告中顯示以2000年為例,共有大約3200名學生符合初級學院入學標準但選擇升上工藝學院。這個數(shù)據(jù)表明,目前新加坡的工藝學院對年輕人有著一定的吸引力。
和大學教育相比,工藝學院所學的知識更加實用,在找工作的時候反而更容易得到雇主的青睞。雖然工藝學院比大學差一個檔次,但從所投入的時間、金錢和所得到的回報來看,其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國人才。
和日本,韓國,臺灣比起來,新加坡人在融入西方社會的時候沒有太大的語言障礙和文化震蕩,這加劇了新加坡人才流失的狀況。特別是70至80年代,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加坡人有5%-10%移居海外的發(fā)達國家(據(jù)《李光耀回憶錄》)。如何留住本地人才,如何吸引外國人才是政府的一大課題。如果新加坡采用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大學教育的制度,會給外國人才的移入設立更高的門坎兒,也會讓本國人更容易移民出去。這對新加坡本身的發(fā)展是沒有好處的。
適合經(jīng)濟發(fā)展的人才結(jié)構(gòu)。
金字塔結(jié)構(gòu)的人才分流,可以讓國家有計劃地把人才分配到特定領域內(nèi)。比如上世紀9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高了各個學府中電腦系學生的人數(shù),在二十一世紀,政府提高了與生物科學有關的院系學生人數(shù)。這種嚴格的人才分流制度,避免了為迎合市民需求而開設更多大學,結(jié)果導致大學生過剩,無法就業(yè)的情況。同時確保了大部分人有過硬的對口的本領,可以找到穩(wěn)定的工作。寧可用外來人才補充不足的人力資源,也不能讓本地人力資源過剩。當然,這樣的“宏觀調(diào)控”政策偶爾也會有失敗的個案,比如筆者就是一個政府規(guī)劃下失敗的例子,好在大學生并不多,所以作為大學生的我畢業(yè)后轉(zhuǎn)行還是比較容易的。
高學歷學生太多還會導致一個社會問題,那就是太多學生一起畢業(yè)出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更不濟的情況是,他們只好做那些不符合本身學歷的工作,例如大學畢業(yè)后去做大專生可以勝任的工作。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讓大學教育失去了意義,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浪費。
我的一個中學同學,在國內(nèi)一直讀到研究生,某一天他去找工作,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從他的簡歷上提起頭來問:“你是研究生?”就在他回答“是”的一霎那,周圍射來數(shù)道復雜的目光,那意思大概就是:研究生還和我們本科生搶飯碗!這次找工作的結(jié)局,不用他說,我都能猜到,必然是不成功的,不管他是否適合,是否對這份工作有濃厚的興趣,面試官首先就會認為,一個研究生,能來參加學歷要求為本科的招聘,說明他不優(yōu)秀,才會“自降身價”。 大學生太多是目前中國社會面臨的一個問題,面對就業(yè)壓力,一些大學生選擇繼續(xù)讀書,讀研究生,讀博士,但如果有這樣先見之明的人多了,等他們讀完研究生、讀完博士,工作也一樣是難找的。
有得必有失,新加坡保持較少的大學對社會也一定會有消極影響,例如限制了個人的發(fā)展,對弱勢群體不公,不利于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容易產(chǎn)生官僚主義等等。
有趣的是,政府給單身青年搞活動的時候也是把大學畢業(yè)生和非大學畢業(yè)生分開的,也許是政府認為精英和精英結(jié)婚孩子會更聰明,同是高學歷的人之間也有更多共同語言。最近這些年,新加坡也不再那么死板了,但政府內(nèi)部單身公務員舉行活動的時候,依然把大學畢業(yè)生和非大學畢業(yè)生分開,至少我剛剛參加工作那兩年,也就是2003年到2004年的時候大抵是如此的。
(川陵)
來源:中國經(jīng)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