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記得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中阿Q老受人欺負(fù)的情節(jié),挨打以后阿Q常常自我安慰地想:“就算是兒子打老子?!庇谑撬托臐M意足地走了。英譯本是這樣翻譯的:Ah Q said to himself, "Suppose it was the son who beat his father," and then he went off feeling contented. 老外看到這里往往不明白,為什么想到兒子打老子就會感到“心滿意足”。在他們看來,被兒子打和被老子打都是挨打。
中國人一向有尊老敬老的傳統(tǒng),長輩總是受到尊敬,說話有權(quán)威性,因此有的老人(或是有些實際年齡并非很老的人)會倚老賣老,說話自稱“老子”也就變成占人便宜的口頭禪。西方比較強調(diào)人的平等,長輩與小輩之間也互相尊重,所以他們沒有這種心理。由于文化差異,老外的不解也就產(chǎn)生了。
西方人從不倚老賣老,六、七十歲的人常說“Oh, I'm still young.”英語有句諺語說:Life begins at forty.就是一個證據(jù)。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不喜歡old這個詞,(old friend除外,這里的old指時間長,與年齡無關(guān)),他們稱老人為senior citizen,in the third age group,in one's golden age 或the elderly;稱“敬老院”為house of the adults。
記得當(dāng)年(上個世紀(jì)50年代)我初學(xué)英語第一篇課文“一家人”后,一下課,同學(xué)之間就互相打鬧說:“I am your father.”或“You are my son.”我們的英語老師是一個英國老太太,她抓住我們問:“Why do you want to be his father?”甚至說“If you like, I can call you ‘father’.”她認(rèn)為為人之父要承擔(dān)撫養(yǎng)的責(zé)任,并沒有什么便宜可占。
按照中國的習(xí)慣,小輩通常不能以名字稱呼長輩(甚至哥哥、姐姐),而在西方,子女對父母(甚至孫子、孫女稱呼祖父母)直呼其名是一種親切的表示。一次,我去一位美國朋友家做客,初次見面時,他家4歲的孩子叫我“Mr. Chen”,去過幾次后小家伙見了我老遠(yuǎn)就喊:“Dezhang, come here and see my new toys!”這表明他已把我當(dāng)成他的好朋友。
所以,我們在翻譯時不能直譯字面的內(nèi)容,還要考慮不同文化里的語用含義。西方的阿Q挨打之后很可能會這么想:“I'll surely get you/get even with you some day.”(總有一天我逮住你/要同你算賬。)
順便說一下,英語里相當(dāng)于“阿Q精神”的說法有兩個,一個是The grape is sour.(來自伊索寓言《狐貍和葡萄》),還一個是Dutch comfort(源自英國人對北歐人的歷史偏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查字典看看下列說法的意思:Dutch auction, Dutch courage, Dutch defense, Dutch feast, Dutch treat, Dutch bargain, Dutch uncle, Dutch wife, Dutch concert, Dutch nightingale。
相關(guān)閱讀
(來源:21世紀(jì)英語? 作者:陳德彰? 編輯:Julie)